历经疫情考验,2022年复工复产以来,陕西分公司坚决贯彻“五型五矿”战略,紧紧围绕“五大行动”要求,细化落实中国十七冶集团“项目管理提升年”活动各项举措,聚焦“七种能力提升”,多点发力、统筹联动,擘画在陕高质量发展宏图。
建设中的西安交大一附院国际陆港医院项目
攻坚克难打造精品践行央企承诺担当
公司坚持以提升履约管理能力为核心,不断推动各项目攻坚克难、大干快上,领导班子成员与各部门负责人一线调研,现场解决难题,合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,确保节点目标如期实现。
国际陆港医院项目精心组织机电专业分包教育培训,细致检查、核对相关资料,全力保障机电施工质量,目前国际陆港医院项目地下一层机电安装工作已完成50%。新陆新居安置房项目通过反复勘察现场、运用BIM模拟、多次开会讨论,攻克了因异形结构无法搭设模板支撑体系的难题,项目7栋主楼全部封顶,车库结构施工完成85%。泾河污水处理厂土建主体结构、池体满水试验、厂外管网均已完成70%,中冶·德贤府邸4栋楼主体结构已封顶、4栋楼已完成80%,中冶集团西北区域总部项目3栋楼均已完成阻尼墙安装,汉中市“两院一中心”项目B地块6栋单体均已封顶……目前,各项目建设进度稳步有序推进。
国际陆港医院项目在雨中大干
科技创新赋能安全筑牢风险防控屏障
面对安全管理这一风险“高发区”和令人头疼的“老大难”问题,公司积极开展新技术应用,通过智能化手段提高安全管理能力。
汉中市“两院一中心”项目另辟蹊径,大力引入智能化的新技术、新平台为安全管理工作赋能。项目部通过无人机抓拍、视频监控、人员检查等多种形式开展日常安全巡查,助力实现安全隐患排查、整改百分百到位;运用吊钩可视化系统,极大地减少了因视野盲区、指挥不到位等因素引起的安全事故;塔吊面向识别系统通过人脸识别管理主机,将操作权限与设备控制紧密相连,进一步强化持证上岗;智慧芯片安全帽的使用能够随时随地监测管理人员出勤情况,进一步加强了现场管理人员的履职能力;安全智能广播的应用进一步扩大了现场安全宣传的覆盖面……
此外,项目部还通过建立安全一体化培训室,打造了岗前体检、多媒体安全培训、劳动合同签订、实名制录入和银行卡信息登记等一套“流水线”式的管理程序,利用新兴技术有效保证了安全培训、农民工工资支付和实名制管理的全面覆盖、全面受控,为项目生产经营构筑起一道牢固的安全防线。
汉中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参观“两院一中心”项目5G展厅
经营发力稳控风险人才筑基面向未来
为着力提升成本管理、商务管理两项能力,今年一季度以来,公司以预结算为工作重心,持续推行项目经营预警监管工作。公司实行“定时间、定措施、定目标”的三定原则,落实责任到人,明确奖罚措施;加强分包招标管控,从源头上遏制风险;对重点项目进行现场调研,跟踪了解进展和问题,全程参与协调解决,防范化解生产经营中的各类风险隐患,着力推进项目建设及公司发展行稳致远。
公司始终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与发展,全面落实人才强企战略,各项目部积极发挥自身优势,多措并举,将项目建设现场作为培养和锻炼人才的“主战场”和“主课堂”。汉中市“两院一中心”项目积极践行“师带徒、老带新”制度,与5名新进员工签订师徒协议,让他们顺利完成身份转变的同时,加快青年成长步伐。新陆新居安置房项目为各类管理人员量身打造“职工夜校”,由项目经理牵头主讲,把办公室、会议室、施工现场作为教学的前沿阵地,在实干中学习提升,在建设中锻炼队伍,为公司发展夯实人才基石。
新陆新居安置房项目建设实体
轻举功誉书旧锦,疾步铿锵履新程。中国十七冶集团陕西分公司坚定不移地以“项目管理提升年”为契机,持续发扬“一天也不耽误、一天也不懈怠”的企业精神,深入践行“24小时工作法”,扎根陕西,踔厉奋发,提升十七冶在陕品牌形象!